《易经》是一部古老的天书(天学之书),源远流长,相传至三皇五帝,其原始形态经以失传。科学总是和迷信夹杂在一起,但科学的东西总会发散出其光辉,迷信总会遭到人们的批判而被遗弃。五术学说包含着最基本的易经光华,谈五术而不谈易经,将无法发挥出其自然的特性,因此,我们特以以下几项来说明五术学说的起源及其根据。
1。星占学
星占学起源甚早,《周礼》中专有冯相氏掌“二十八星位,辨其叙事以会无位”的记载。《左传》中也有不少星占资料。如《左传。昭公十年》:春,王正月。有星出于女(二十八宿之一),郑裨灶言于子产曰:“七月戊子,晋君将死”。
这里,星占家郑裨灶利用星出于女位,从而断定晋君将在七月戊子日死去。
星占学的起源,应当说早于筮法。清代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农夫之辞也。‘三星在户’,妇人之语也。‘月离子毕’,戌卒直作也。‘龙星伏辰’,儿童之谣也”。在卦爻辞中,至今仍有部分资料保存了原始星占内容。如《离卦。九三》中的“丰其蔀,日中见斗”和九三的“丰其沛,日中见沫”等等。以至有些易学家提出卦爻辞全是星占之辞。
星占与易学,二者都是天人合一或天人感应学说的产物。因此,在最深层意识上的一致导致以后星占学与易学的联系。《甘石星经》中及散见于先秦史籍中星占资料可以说明,当时尚未与易学发生关系。而固定的星与星占范围也没有形成。但当二十八宿与易学联系后,致使星占学利用易学作为理论基础。
于是,以后星占学就有了定位(二十八宿),定性(易学)的发展和参照。有关著作也层出不穷。如《灵台秘苑》,《开元占经》等。
2。姓名学
姓名学,一直是古人认为重要但却著述很少的一门科学。在古代,中国人对姓名看得极重,正名是礼的重要体现。因此,也就有种种有关内容出现。如:姓,名,字,别名,号,小名,绰号等等。
一般来说,命名与六壬有直接关系。古书中常常见到人名中有焱,森,淼,鑫,这也就代表了他命中所却是火,木,水,金,土中某一种。对五行的追求,寻求一种相生相克的关系,成了中国人易学意识的集中体现。
姓名学在古代有以下几个重点是着重考虑的:
其一:姓与名不能相克,应该相生。
如古人姓字中有刘蓓,刘茵,刘林,刘芳等,或姓金,钱而名蓓,茵等,被认为是不吉利的名字。因为姓刘,金,钱,属于金。而名中的茵,林等属于木。五行中金克木。所以这类名字全是不吉利的名字。其他几行也应如此考虑。如五行中水火,姓汪名烽就不好。
最好是姓名的五行被古人认为是相生关系。如金生水,姓刘名潮音,姓石名玉仙等是相生关系的好名字。
其二:阴阳对称的原则。
古人认为:以姓为阳,以名为阴,则姓名要对称,即无论繁笔,简笔,笔划不能相差太多,以不少于三划为吉。如王,天,云,张扬等。如姓卜名彰,姓龚名山,这些名姓笔划差距太大,阴阳不平衡。古人以为只看姓名就可以把其人生平与吉凶断得八九不离十,姓名学在古代是一个重要的断卦基础。
其三:字义的选择。
古代字义不同,但要以《说文解字》为本。如兄弟二人,姓王名之,次姓王名也。本义取之乎者也以代替排行。但也者,女阴也。男人叫王也实在是不好听。如果女人,根本不能采用也作名。又如,姓吴,贾,甄,有,张,殷等姓,古人以为万万不可轻易取名为吴(无)X X。。,贾(假)X X。。。这是需要避讳的。如姓吴名畏,姓殷名商等皆是好名字。如姓朱(猪)名寅(虎),二者相克,认为不吉。
姓名既定,古人以为还可以通过字,号等来补救。如姓钱名正蓀,姓汪名辉,本身姓与名相尅,多难或婚姻不顺之兆。可改为带土,木的字为名。如可改成钱正辉,汪蓀。
其四:阴阳反义的考虑。
古人以为名字不应有反义。如姓李名胜,反义为外败。姓祖名有寿,反义为孙无命。古人以为这些皆不合易理。
自宋代邵康节易产生后,古人又认为姓名的好坏,还可以按梅花易数起卦法去起卦分析。
3。堪舆学
堪舆,即古代风水之学,它是指对阴宅和阳宅的地址选择,建筑设计与吉凶的关系等方面的考虑与研究。也是一门重要的古代易学应用学。
明堂九宫说:
所谓明堂九宫说,它是指天子所居之处。天子一年四季并非只住一宫,而不停地换住处,轮流居于九个宫室。但却由此启发后代对住地的选择。于是,古人从对礼的遵守变成对易学的追求。
在后代易学应用中,古代又出现了《宅经》,《葬经》等堪舆学著作,逐级形成体系完整,理论丰富的堪舆学。
堪舆之学,是古代重要的易学应用。还因为七星变卦图对宅地的选择与使用的考虑。
古代堪舆学家就凭借这些易学思想与图形,去判断宅起的吉凶。它是今天的现代建筑学中地理堪挥与设计的古代文本。
4。风角学
风角学,是指利用在墙角观察风的状态来判断吉凶的又一种古代易学应用学。风角产生甚早,在汉代己相当成熟。显然,这与上三代中的候占,自然崇拜有深渊关系。
具体的候风法是:
凡候风必于畅达,高平之地,立五丈竿。以鸡羽八两为葆,悬竿上。候风吹羽,葆平直则占。亦可于竿首作木盘,内画八卦十干十二支,置足木乌于盘上,两足连上而外立一足安下而圆转。风来,则乌转首向之。乌口衔花,花旋则占。
这其中的易学体现是:内画八卦以象征天地四方和八卦垂吉凶之发。用鸡羽取 X 卦为鸡,羽八两,取以象八风,八风与八卦相属。
八风与八卦相属关系是:
乾风:悠悠扬扬,不疾不徐。
巽风:平荡悠长,顺吹不歇。
兑风:细细袭人,条理不乱。
坎风:尖则险怪,撮聚成旋。
离风:明爽和缓,若断若续。
艮风:刚大激烈,吹物上冲。
震风:冲大涣散,顿而复起。
坤风:长大包含,遍野散漫。
这八风与八卦的关系,说明了观风的要领及其归属。因此,只要对风的观察准确,则起卦也必然准确。
那么,每种风若不按时向吹风,也代表了一定的吉凶兆事。如:立夏时,风从乾位吹来为凶。立春时,风从坤位吹来有战事。立秋时,风从艮位吹来则五谷欠收。立冬时,风从巽位吹来则背井离乡。
风角学在古代也是天人思想的一种体现。这是古代易学体系扩大化时的反应。其中,应用较多的是为战事。《左传》中所说 “国之大事,在祭与戎”准确地反映了一些占筮皆为这二者而服务的要求。因此,风角学如同奇门学一样,也是为战事而来。八卦的阴阳对仗成了 战事的阴阳对仗。如;
离方 |
震 巽方 |
防失土地 |
必获土地 |
坤艮方 |
离方 |
防失辎重 |
得敌辎重 |
亁方 |
坤方 |
防敌灌水 |
可灌敌水 |
等等。这使战事充满了天人合一的宗教信仰的征战气氛。于是在一种万物皆可归于八卦的情况下,战事的各种情况也就归于八卦之中,进而在这一大系统中去划分小系统和大系统的关系。风角学与其他军事八卦预测学(奇门,六壬等)的基础之一乃是易学系统与统畴学,是最早的系统论思想的体现。它包括了信息论与控制论的思想在内。
5。气功学
气功,古称练丹,引导,吐呐等,其核心是对人体进行以气为主的养练,形成体内能量的高度凝聚,即丹。很多人认为气功学比易学要早,认为八卦是有高深功夫或特异功能的人在气功态下所为。但这只是一种假设,历史学与考古学的证据并不倾向这种神异之言。只有一点可以肯定:在《周易与参契》产生前,易学与气功各自独立发展着。如战国时期的《行气玉佩铭》就是证据之一。
《周易与参契》的产生,是汉代魏伯阳利用易学思想来说明气功学(练丹)的理论基础与指导方向。书中明确点明:“火记不虚作,演《易》以明之”。首先要弄清楚,为什么要用易学而不用其他(如五行)去说明气功学?这一原因是因为《内经》的存在。
《内经》的产生一直是个谜,但在汉代已风行天下。而《内经》的哲学基础恰恰是易学。《内经》的阴阳学说,藏象学说,运气学说,七损八益,九宫八风等理论完全脱胎与易学。比如,《内经》中讲“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又如“少阳之上,火气治之,中见厥阴。阳明之上,燥气治之,中见太阴。太阳之上,寒气治之,中见少阴。”等等。因为《内经》用依学对生命的运行了如此解说,为《周易与参契》利用它来讲解丹学建立了理论基础。
《周易与参契》为代表的道家气功认为:“乾坤者,《易》之门户,众卦之父母。坎离匡郭,运轂正轴。牝牡四卦,以为橐籥。”提出了两大要点:
其一,方位。
《周易与参契》说:“三日出为爽,震受庚西方。八日兑受丁,上弦平如绳。十五乾体就,盛满甲东方。七八道己讫,屈折低下降。十六转受统,巽辛见平明。艮直于丙南,下弦二十三,坤乙三十日,东北丧其明。节尽相禅与,继体复生龙。壬癸配甲乙,乾坤括始终。”
其二,取象。
《周易与参契》说:“朔旦为《复》,阳气始通。出入无疾,立表微刚。黄钟建子,兆乃滋彰。播施柔暖,黎丞得常。《临》炉施条,开路正光。。。仰以成《泰》,刚柔并隆。。。渐历《大壮》,侠列卯门。”
方位与取象就成为月体纳甲图的核心所在。在此基础上,将月相的消息盈虚化成丹法中的火候与采药,也就形成进火与退符的练丹过程。由于《周易与参契》开此先例,使它成为万古丹经之宗。于是,中国气功也就形成了以易学为宗旨的理论体系。
以后,又有《伍柳仙踪》,《周易阐真》,《性命圭旨》等气功学著作都是利用易学为基础,去建立新的功法理论体系与实践模式。其中可以看出两个趋势:
其一,取象趋势,如《周易阐真》及《周易与参契》等书,以易象讲丹象。
其二,取兆趋势,如《性命圭旨》以兆辞为中心结构,以易兆讲丹兆。
因此,气功学的南北派对《周易与参契》的理解也因之而不同。
6。奇门学
奇门,是《奇门遁甲》一书的简称。古又称遁甲学。所谓遁甲,就是“以甲为太乙人君之象,为千万之首,常隐六仪之下,故谓之遁甲。”世传精通此术者有汉带诸葛亮,明代刘伯温等,并各有著作传世。
奇门之学在占验中主要利用八门,三奇,九宫为主。八门与八卦相合,如下:
垻 |
乾 |
兑 |
坤 |
离 |
巽 |
震 |
艮 |
休 |
开 |
惊 |
死 |
景 |
杜 |
伤 |
生 |
三奇为六壬中的乙,内,丁三者。
九宫如下:
天蓬星 |
天芮星 |
天冲星 |
天辅星 |
一宫 |
二宫 |
三宫 |
四宫 |
天禽星 |
天心星 |
天柱星 |
天壬星 |
五宫 |
六宫 |
七宫 |
八宫 |
天英星 |
九宫 |
奇门主要也是为战事而设,是极为繁琐的战事预测法,它结合天(星占),地(堪舆),人(六壬)种种占法为一体,立四千三百二十局占法。
上述九宫中,又与五行说紧密相关,成为一图:
天蓬星 |
天芮星 |
天冲星 |
天柱星 |
天英星 |
水 |
土 |
木 |
金 |
火 |
遁甲中有天遁,地遁,人遁三者,分别得月华之蔽,日精之蔽,星精之蔽。一般而言,遁甲之学源出汉代易纬,而纬书的特点之一就是繁琐,这一点它也全盘接受下来了。在占验中,从方位,时间,天象三者入手,也具有融天人合一于其中的特点。近代一直缺少懂此学的高手。
7。六壬学
在断卦的依据中有八字说,是专讲六壬的,已经介绍了一与六壬有关的知识。而六壬与易学,还有互相沟通的地方,使六壬成为易学体系的一部分。其基本图式有纳甲装卦法和六亲装卦法。
纳甲装卦法为:
乾金:甲子,甲寅,甲辰,壬午,壬申,壬戌。
坎水:戊寅,戊辰,戊午,戊申,戊戌,戊子。
艮土:丙辰,丙午,丙申,丙戌,丙子,丙寅。
震木:庚子,庚寅,庚辰,庚午,庚申,庚戌。
巽木:辛丑,辛亥,辛酉,辛未,辛已,辛卯。
离火:已卯,已丑,已亥,已酉,已未,已已。
坤土:乙未,乙已,乙卯,癸丑,癸亥,癸酉。
兑金:丁已,丁卯,丁丑,丁亥,丁酉,丁未。
六亲装卦法为:
乾兑宫:金为兄弟,土为父母,木为妻财,火为官鬼,水为子孙。
坎宫:水为兄弟,火为妻财,土为官鬼,金为父母,木为子孙。
坤艮宫:土为兄弟,火为父母,木为官鬼,水为妻财,金为子孙。
离宫:火为兄弟,水为官鬼,土为子孙,木为父母,金为妻财。
震巽宫:木为兄弟,水为父母,金为官鬼,火为子孙,土为妻财。
其中,生我者为父母。如土生金,乾兑为金,故土为父母。生我者为子孙,如金生水,乾兑中水为子孙。克我者为官鬼,我克者为妻财,比和者为兄弟,例子如五行之生克。
占卦举例,如
山泽损,属土,六壬,六亲装卦如下:
丙寅 丙子 丙戌 丁丑 丁卯丁巳
官鬼 妻财 兄弟 兄弟 官鬼 父母
损者,益也。卦中却子孙,以艮卦第三爻申金子孙。伏于本卦第三爻丑土之下。丑土是飞神。金墓在丑,谓之伏神入墓于飞爻也。
以此方法断卦,讲易学与六壬的统一,尚有变卦之法,亦极复杂。这是六壬向易学的靠拢。这使卦爻辞成为多余之物,故此象与六壬的统一的壬象学或象壬学本务有其研究价值,实全为预测而言。但这一学说与纯正的六壬学说尚不可比似。因此六壬学的研究,应以八字命理之学为主,自然会与易学相印证。而这类易学与六壬学的统一体,则又削弱了八字命理中固有的生命运行吉凶规律。
8。医易学
“不知《易》,不足以信太医”,这是一句至理名言,中医与易学的关系是如此紧密,至今亦然。
最初,《内经》以易学思想为核心确立了中医的哲学基础。而后,又有《周易与参契》完成了对人体的气的运行与作用的研究与实践。到唐代孙思邈,则易学与医学的统一,医易学已经逐渐确立。但只是到了现代,才真正开始了医易学的研究。
具体来说,医易学的研究范畴包括:
其一,中医的哲学基础与易学之关系的研究。
其二,中医的藏象学说与八卦之生尅关系的研究。
其三,中医的阴阳学说和运气学说与易学及参同契学之关系的研究。
其四,中医的药理学(时间医学)与易学中月体纳甲之关系的研究。
其五,中医诊断治疗学与八卦之生尅关系的研究。
我们先将几个表例如下:
乾 坤 离 兑 艮 震 巽 坎
|
首 腹 目 口 手 足 股 耳
|
|
乾 |
坤 |
离 |
兑 |
艮 |
震 |
巽 |
坎 |
大肠 |
脾 |
心 |
肺 |
小肠 |
肝 |
胆 |
肾 |
|
木火土金水 |
木火土金水 |
木火土金水 |
目舌口鼻耳 |
泪汗涎涕唾 |
爪面唇毛发 |
乾 |
坤 |
离 |
兑 |
艮 |
震 |
巽 |
坎 |
公孙 |
照海 |
列缺 |
后溪 |
内关 |
外关 |
临泣 |
申脉 |
|
这几个表格代表了八卦与人体之间的象学关系。于是卦与卦之间的生尅转化关系,也就可以表现在人体各部分之间的生尅转化关系,为诊断与治疗打下基础。因此,明代张景岳在《医易义》一书中说:“《易》者,易也:具阴阳之妙。医者,意也:合阴阳消长之机。虽阴阳已备于《内经》,变化莫大乎《周易》。故曰:天人一理者,一此阴阳也。医易同原者,同此变化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