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风水知识 > 风水教程 >

阳宅常见定坐向法

2021-07-27 07:59:55   灵睿居士

阳宅常见定坐向法

“向”就是方向、朝向。“坐”就是向的相反一面。比如你向南,必然是坐北,你向东,必然是坐西。其他依此类推。看坐向是风水的入门基础,也是看风水的入手之处。下面介绍常用的一些定坐向的法则。有人可能认为这些方法有的和自己用的相合,有的合自己用的不相合,这也是因各种用的方法不同,理论不同,自然结果也不同,遵循各师各法,实践为准的法则就可以了。

一、 山水定坐向法

在风水学上山水所指和所代表的事物较广泛,并不是山峰就为山,流水就是水这么简单。

以下所示之事物在风水学上都统归为山:

阴静、不动之物,如山峰、睡床、衣柜,

高耸之物,如高楼,房屋,电架,大树

实地高处,如高坡、高地、墙头、

以下之事物在风水学上都统归为水:

阳动、流动之物,如街道、流水、河流、池塘、海洋、湖泊、喷泉

低凹处、空处、低下处

有水处山水定坐向法就是:以山为坐,以水为向。这种方法在某些风水书上又称高低定坐向法。例如此宅背后有山,前面为水,就以山为坐山,以水为向方。

又如这栋楼旁边是一条大路大街。一栋栋高楼,属山,大路大街则属水,这样可以确知此栋楼宇以楼房耸立方为坐,而大街为向。大路两旁都有房子的,而后面都是有高楼者,论法一样,都是大路为向,背后为座。

二、 大门定坐向法

大门在那里,就依据此大门定坐向,这种定坐向的方法称为以大门定坐向法。

大门定坐向是定阳宅坐向的传统方法,但套取坐向的方法却有很多。有的风水师用罗盘度门坎,有的拉中宫线,也有从外面的墙拉线等。现代的风水师一般是站在大门外,将罗盘持平大门的并行线度出坐向。古代的建筑大门只有一个,用大门来定坐向显得简单,现代建筑可不一样了,二个大门的很多,三个大门的也不少,这时究竟如何运用大门定坐向法?现代风水师是这样处理的:

1、门有大小之分。因大门比小门收气大,故以大的门定取坐向,不用小门。

2、门前空间有窄阔之分。阔的收气大,而窄的收气小,故用门前开阔的定取坐向。

三、窗户定坐向法

窗户定向法又称为以阳定坐向法,古时并没有此定向之法,其法始于现世,在众多风水学中,以玄空飞星尤重此法来定坐向。

窗户定坐向法是这样的:阳宅中窗户最多的那一方为向,相对方为坐。风水学上以内为阴,以外为阳,窗户的功用是引入外界的光线、空气,这就是有的风水学者把其称之谓以阳定坐向法之因了。窗户多这方收进外界阳气肯定就多,对阳宅影响自然较大,这就是以窗户定坐向之原理。据说窗户定坐向法较符合科学云云,现代的风水师很多采用这个方法去定取设计复杂之阳宅坐向。这种定阳宅坐向的方法,在今天已流行了起来,时代前进,风水学也相应地跟着前进。窗户定坐向法是时代的产物。

四、以厅定坐向法

用住宅或建筑物之厅堂来定取坐向的方法,名之曰:以厅定坐向法。以厅定坐向法其原理是:在风水学中“气”是指阳光、空气、磁场等。风水学认为气一旦静聚下来,就可以作用于人,气不聚而是散荡开去,则无法感应于人,一宅之中,空间最大最开阔的是厅堂,自然一宅之中厅堂聚储之气也是最大的,厅堂收聚之气对全宅起到主宰性,如此只有以厅来定取坐向,才能知晓这股决定住宅命运之气的来去方位。

以厅定坐向法不是一个单独取坐向的方法,必须配合大门定坐向法窗户定坐向法这二个法诀使用。以厅定坐向法具体细则如下:

1、宅若有多个厅堂,以最大的厅为用。

2、厅堂有大门与窗户进气,一般以大门定取坐向。3、厅堂窗户比大门的空间开阔,这时――

A窗户外的空间比大门外空间大,以窗户来定取坐向。

B窗户外的空间比大门外空间小,以大门来定取坐向。

以厅定坐向法与窗户定坐向法一样,是现代风水学的产物,未发现何本古书记载。此二种定坐向方法的诞生,亦标志着风水学不断向前迈进。

五、光暗定坐向法

以暗处为坐,光处为向。

暗处与光处不对应时如一宅暗在东,而南为最光亮处,此时不管暗处,以光处取用,此宅就定为坐北向南可也。

若光有二处甚至三处时,则比较其光,以最光最亮那方为向,舍不够光亮之处,又或看其来光之处,视它们的开阔度,以最开阔那处取用为向。

六、阳台定坐向法

阳台是宅迎气入宅之处,阳台位于何方,就会迎什么气入宅,对宅影响至重。据此有风水师创出阳台定坐向法,其法是:阳台在那方,就以那方为向。

如果有二个阳台呢?以最大的那个定取,不用小的,若果二个阳台差不多大呢?看此二个阳台前面那个最开阔,以最开阔那个定。

七、以气定坐向法

以气定坐向法是看前面脉气向定取坐向的方法。其法是:看前面脉气流向何方,即以此方为向。这种方法只适合于阴宅与山区中依山而立之阳宅。《地理正宗》萧智深有一诀:

立向缘何问别家,前唇后枕定须拿。

还须体正明堂正,界合天心定不差。

依山而立的阳宅,前面必有山之唇之余气流出,就依此唇余气定坐向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