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到“风水”这两个字,许多人都会把它与迷信联系起来。且不说风水先生手拿罗盘神秘兮兮的样子,单就他们口中念念有词,什么“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就已经使常人看来深不可测。但是用现代科学,尤其利用地质科学的观点检视“风水”,便能发现“风水”中有许多地质科学的奥妙。笔者在第五回世界易经大会上提出:“风水”是中国先民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积极探索的成果,是“朴素的应用地质学”,充分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此观点得到了国际易经学会会长、哈佛大学博士、夏威夷大学哲学教授成中英先生的肯定。
与“风水”有关的地质认识及报道
据法国《周末三日》刊1992年4月2日报道:如果你现在还认为建房子就是找一块地,挑选一张房屋设计图,那么你应该彻底改变你的理论,认真学一学地球生物学的基础理论。那么,什么是地球生物学呢?法国全国农艺研究所研究员、生物学家蒂埃里.阿尔诺的解释是:地球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环境与人体器官健康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如果你认为躲在家中便能平安无事,那就错了。当你一闭上眼睛,周围的振荡波便会侵入你的体内,杀伤你的细胞。这种袭击非常隐蔽,你毫无感觉,而且夜复一夜,每当你体内防御系统处于休息状态时便会受到袭击。蒂埃里.阿尔诺说:“我们知道人对天然磁场有敏感的反应。我深信某些地质因素---不同的土质---对于人体器官会产生影响:花岗岩质土地内含有放射性元素氡,它能增加住户患肺癌的危险。此外,空气离子化使人感到紧张和疲乏也已得到证实。
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教授1923年在北京大学地质研究会做了一场题为《风水之另一种解释》的演讲,他认为:伦敦之所以为伦敦,有人以为纯系偶然,其实大谬。伦敦地盘的构造像一个盆形,故名伦敦盆地。盆中都是为四边翘起中间凹下的地层填满。那些地层的构造对于造天然喷水井非常相宜。因为有这种天然的便利,所以当初有许多人家积居在伦敦盆地的中间,渐渐繁盛,于是才有今日的伦敦。巴黎之所以为巴黎,也可用同样的理由解释。不要说这种大地方,就是极小的一个村落,一条道路的存在,只要仔细的考察,往往能找出地下的原因出来。比如一个小折皱;或是一个地层中的小裂缝;或是一层特别的岩石的露头,都可为收集居民的原因。常在实地调查地质的人,都知道这种奇怪的事实。综括以上种种,我们现在敢下一个断案:那就是地下的种种情形有左右地上居民生活状态的势力。那种势力的作用,常连亘不断。它的影响虽然不能见于朝夕,然而积久则伟大而不可抗。人类既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怎样能逃脱这种熏陶作育的势力?这种势力千变万化,运行各异其方。各地居民受其影响者,各具特殊之性。于是甲地的人民长于某种制造,乙地的人民工于某种美术,倘若各地人民逐渐发挥其天赋的本能,彼此和合,彼此补助,小而言之一地或一国的文化,大而言之全世界的文化乃得尽性尽量发展。我很希望政治学者社会学者解决种种实际问题的时候,把我们现在所讨论的一层纳入考虑之中。
波兰华沙有一条街道,其中有一段经常发生交通事故,司机驾车路过无不提心吊胆,行人也担惊受怕。人们称它为“马路百慕大”。科学家经过仔细考察发现,原来在这条路的下面深藏着纵横交错的地下水暗流,它产生的辐射干扰了人的大脑神经,使之发生错乱所造成灾难。
南京某山庄虽然楼盘很别致,景观怡人,据说花30万元人民币请了台湾的风水师进行了“风水”设计。由于没有考虑地形的影响,在2002年的一场大雨后,山洪携带泥沙涌进居民家中,使许多家庭遭受很大损失。
山东某市一处居民楼建于1989年,从1997年起至今,其中一个单元的12家住户有6人患了肺癌。有几家请来“风水”先生,进行了改门、照妖镜、符咒等处理,但没有任何效果。后来笔者建议他们做一下放射性检测,结果发现氡气严重超标。原来这个单元的下面有一条新构造断层,逸出的氡气在通风不畅的居室内不断富集,对人的呼吸系统产生伤害,最后导致癌变。
著名土壤学家赵其国院士最近撰文呼吁---“还地球一个净土”。他认为土壤的污染使我们的食物链受到威胁,最终影响人类生存。试想,你吃的是受重金属污染的粮食,呼吸的是受污染的空气;天上降酸雨,地下冒氡气,即使居住在皇家风水宝地,大概也不会长寿。据此,我们有理由认为,在工业化进程加快的情况下,如果不把地质环境因素放在主要位置,传统的风水术最终将被抛弃。
以上所列举的科学家的见解以及具体事例仅仅是很少的一部分,已经证明了地质科学在“风水”的许多方面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笔者读过一些古人有关“风水”的论著,考察了一些都城、名镇、寺庙及古民居的建筑格局和选址艺术,认为“风水”从起源到发展基本上都是沿着朴素的应用地质科学的方向前进的,但是从内容到形式却浸染了许多迷信的色彩,需要我们用科学的观点正本清源!
“风水”---朴素的应用地质学
著名风水考略家史箴先生撰文认为:“风水”别名地理,或为地学,故风水家又多称地理家、地师等。地理一词,最早约在春秋战国时出现。《周易.系辞上》:“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唐代孔颖达疏云:“地有山川原隰,各有条理,故称地理”。王充《论衡.自纪篇》:“天有日月星辰谓之文,地有山川陵谷谓之理”。在《汉书.地理志》中,地理更有疆域政区建置沿革之意,首开后世大量地志著作先河。此后,凡有人擅长山川地形专门知识者,便说“精通地理”。
地理与风水术相关联,除《周易.系辞》所云外,比较明确的是出自晋代葛洪《抱朴子内篇.极言》,其谓:“昔皇帝……相地理则书青乌之说”。从唐宋以后,冠称“地理”的风水术书便大行其道。
“风水宝地”的环境模式是一种理想的背山面水,左右围护的格局。建筑基址背后有座山“来龙”,其北有连绵高山群峰为屏障;左右有低岭岗阜“青龙”、“白虎”环抱围护;前有池塘或河流婉转经过;水前又有远山近丘的朝案对景呼应,基址恰好处于这个山水环抱的中央;内有良田千顷,山林葱郁,河水清明。大家看一看北京老城、中山陵的气势,是不是能体会“风水宝地”的许多奥妙。
风水家选择吉地的一般次序是“先看水口,次看野势,次看山形,次看土色,次看水理,次看朝山朝水”六项。各宗派具体做法与理论略有不同,但在地理书中一般都察看地理的五项要素:龙、穴、砂、水、向,这便是风水形势派所提倡的“地理五诀”。地理五诀中每一项都有一套选择的方法,其分别称为“龙法”、“穴法”、“砂法”、“水法”、“向法”;又称为“觅龙”、“察砂”、“观水”、“点穴”、“择向”。“风水”的地理五诀已经有朴素的应用地质学的萌芽,在现代建筑环境选址中仍有一定的科学道理。
“风水术”对山脉是据其形态划分的,分五种类型(木、火、土、金、水)。其形态如下:(1)木山:山形圆滑耸拔,直刺天空。此形可能代表树干。(2)火山:形如一团烈焰。因其酷似毛笔,通常称这种山为文笔峰。(3)土山:形如平坦的屋顶或中文“几”字。换一种说法,即为顶部平坦,山坡陡峭的突出体。(4)金山:山形高大,顶部圆滑没有尖棱锐角,形如地面上巨大的球体。(5)水山:形如水波或活蛇。由很多起伏和缓的山丘连缀而成的山脉即属于此类。这种分类仅仅从山体的外形考虑,是非常片面的,由此而得出的吉凶结论肯定是不可靠的。且不论大自然沧海桑田的转换,就是现代人类的开山采石,也能在短短的十几年里把一座小山采空,到那时候,山体的五行又如何描述呢?
从地质科学分析,建筑选址应重点考虑山体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避开风化带、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隐患地段。对建筑选址影响较大的地质条件主要是断层。断层形成的时代越新,其活动的可能性越大,原则上应避免将建筑物跨放在断层带之上。
风水术中,择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风水理论认为“吉地不可无水”,所以“寻龙择地须仔细,先须观水势”,“未看山,先看水,有山无水休寻地”,水受到了风水家的特别重视,认为水是山的血脉,凡寻龙至山环水聚,两水交汇之处,水交则龙止。如扬州、梧州、成都、武汉、重庆、桂林、天津、上海、南京、南昌、长沙、西安、太原、杭州、广州、福州、哈尔滨、兰州等城市的形成便与此有关。由于水流的弯曲缓急千变万化,风水家也将水比作龙,称为“水龙”,堪舆书《水龙经》是专门讲水系形势与择地之关系的,其汇总了上百种关于阴宅和阳宅的吉凶水局,以供人参考。《卧龙经》更专门讨论了水龙寻脉的要旨和法则。“然水有大小,有远近,有浅深,不可贸然见水便为吉。当审其形势,察其性情,别其吉凶,以作取舍定之标准。”风水家取舍水的标准,主要是以水的源流和形态为依据的,“水飞走则生气散,水融注则内气聚”,“水深处民多富,浅处民多贫,聚处民多稠,散处民多离”。认为来水要屈曲,横向水流要有环抱之势,流去之水要盘桓欲留,汇聚之水要清净悠扬者为吉。风水理论中对水的认识除了考虑了灌溉、渔盐、饮用、舟楫、设险之利处,还很注重对水患的认识。“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古人早就认识到了水的刚柔两面性,水淹、冲刷、浸蚀等水害使人们总结出了许多合理选址和建筑防御水患等措施。
河流在地形、构造、岩石等的限定和地球自转引起的偏向力作用下,形成了弯曲婉转的状态。由于水力惯性的作用,河水不断冲击河曲的凹岸,使其不断淘蚀坍岸,而凸岸一侧则水流缓慢,泥沙不断淤积成陆,既无洪涝之灾又可扩展基地,发展住宅。同时,冠带状的曲曲水流给人以良好的视觉感受;而“反弓水”被认为会“退散田园守困穷”,十分不吉利。古代风水学中关于水的认识,大多符合科学道理,故可多为今日选址所借用。如选择河流凸岸高于常年洪水水位之上的台地作建筑基地等。
在古代,选择建筑的基地(“穴”)后,为慎重起见,要开挖探井验土,这个探井就称为金井,相当于现在地质调查常用的探槽。验土以“土细而不松,油润而不燥,鲜明而不暗”为佳,深浅度数,随地酌定,见浮土已尽,土色已变,或五色咸备,或红黄滋润,便认为是得到地气,这是风水中的“辨土法”。《相宅经纂》卷三“阳基辨土法”曰:“于基址中掘地,周围阔一尺二寸,深亦如之,将原土筛细,复还坑内以平满为度,不可按实,过一夜,次早起看,若气旺,则土拱起,气衰,则凹而凶。”考虑到土壤结构对建筑的承载力,古人还总结出了称土法,《相宅经纂》卷三“称土法”曰:“取土一块,四面方一寸称之,重九两以上为吉地,五、七两为中吉,三、四两凶地。或用斗量土,土击碎量平斗口,称之,每斗以十斤为上等,八九斤中等,七八斤下等。”以此来推断土壤的密实性和地基承载力。历史上郭璞相地营建温州城的故事,就记述了称土法、辨土法用于实践的情况。古人的土壤称重法虽不那么科学,但在当时来说却是行之有效的,如果吉凶观念的本质内涵是指承载力大小和透气渗水性好坏,那么也并无迷信可言。现在工程地质勘察与测试可以轻而易举的得到岩石和土体准确的数据,古人的相土法也该进入历史的博物馆了。
地质科学的发展将给“风水”带来新生机
由于当时科学知识的限制,使古人只能借助地理表面现象或朴素的地质知识来分析“风水”的好坏,与此同时总结的风水理论多在地理形势上做文章。自从地质科学逐步发展完善以后,人们借助地质调查、物探、钻探、遥感等先进技术,对地球深部情况有了详细地了解,揭开了许多古人不解之谜,使风水术中的大多数吉凶定论都有了科学的答案。地质科学的发展将会给“风水”带来新的生机。
近几年来,我国房地产经济发展较快,开发规模也趋于扩大,已成为国民经济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在市场激烈地竞争情况下,出于经济利益的需要,从南方一些城市开始,风水术开始扮演营造楼盘卖点的角色。由于地质科学知识的缺乏,一些风水师不能全面了解当地的地质情况,房地产商盲目开发,结果破坏了城市合理规划和自然湖光山色。比如现在楼盘广告最流行的促销卖点是“依xx山、傍xx水”,但实际的结果却是高高低低、密密麻麻的水泥建筑包围着山,困死了水,有几处达到并能保持“天、人、地”合一的景观小区呢?
据笔者研究,选择建筑风水的方法,不外对于地质、地形地貌、水源水质、气候环境、土质情况、植被绿化和景观氛围等进行综合的考虑,再加上社会、政治、文化、经济、军事等因素而裁定,对于其中的牵强附会之说大多仅是一笑而已,并不占选址的主流。
从传教士将中国的风水术带到西方起,欧美等国的学者一直就没有停止过对“风水”的研究,而且他们研究的方法基本上都在科学的范畴以内。在第五回世界易经大会上,笔者作为“周易与人居环境学”分会的主持人,聆听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的发言,明显地感到我国及东亚、南亚等国在风水的研究上落伍了。因为我们还停留在发掘、继承和应用古代风水术上。当然,中国风水学博大精深,流派众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涉及除地质学以外的水文、气候、环境、文化艺术、天文等众多学科。笔者欢迎有关学者从不同领域以科学的观点来阐述并丰富中国风水学的深刻内涵,早日和国际接轨,破除迷信,造福当今社会和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