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风水知识 > 风水常识 >

曆書用語解釋

2021-08-14 08:34:00   灵睿居士

曆書用語解釋

曆書用語解釋

何謂朔望月、上弦、下弦:

當月亮軌道上繞行到太陽和地球之間,月亮的黑暗半球對著地球,這時叫朔,正是農曆每月的初一。

當月亮繞行至地球的後面,被太陽照亮的半球對著地球,這時叫望,一般在農曆每月十五或六十日。

在農曆每月初八前後,這時月亮的西半邊是明的,東半邊提暗的,叫做上弦。

農曆每月二十三日前後,這時月亮東半邊是明的,西半邊是暗的,叫做下弦。

農曆月份的別稱:

  一月:正月、端月、征月、開歲、華歲、早春、孟春、新正;

  二月:命月、如月、麗月、杏月、酣香、仲春;

  三月:蠶月、桃月、桐月、季春、曉春、鳶時、桃良、櫻筍時;

  四月:余月、陰月、梅月、清和月、初夏、孟夏、正陽、朱明;

  五月:皋月、榴月、蒲月、仲夏、鬱蒸、天中;

  六月:且月、焦月、荷月、暑月、伏月、精陽、季夏;

  七月:相月、蘭月、涼月、瓜月、巧月、孟秋、初秋、早秋;

  八月:壯月、桂月、仲秋、中秋、正秋、仲商;

  九月:玄月、菊月、青女月、季秋、窮秋、抄秋;

  十月:陰月、良月、正陰月、小陽春、初冬、開冬、孟冬;

  十一月:幸月、暢月、仲冬;

  十二月:塗月、蠟月、臘月、季冬、暮冬、殘冬、末冬、嘉平月。

民俗說“盲年”

二OO五年是農曆乙酉年,民間以無“立春”,稱為“盲年”,以為結婚不吉。有情者紛紛趕在有“雙春”的今年結束前辦喜事,酒家為之火爆,頗賺了一筆銀子。此俗何來?果然有理否?坊間有人撰文力言無稽,但語焉不詳,宜當細說。

歷史上使用過的曆法,有陽曆、陰曆和陰陽合曆,“盲年”是陰陽合曆某種“置正”安排的結果。

陽曆,可能是我們的祖先最早使用的曆法,它根據太陽運行規律制定。古人以為太陽繞地球運行,轉動一周為一年——今日我們知道是地球繞太陽公轉的週期,但古人的認識卻相反。據學者考證,戰國時還有太陽曆,一年十個月,以天干為名,每月三十六日,分三旬,旬以地支為名,如此十個月三百六十日,加上五至六天不入干支的“廢日”,一年就是三百六十五日或三百六十六日。在那種情況下,節氣的安排首先有“夏至”、“冬至”,繼而又有“春分”、“秋分”,季節上的回歸年先分春秋二季,後來再分出春夏秋冬四季,以至二十四節氣。古代文獻《管子》中有這種曆法的痕跡,彝族和西南少數民族的火把節與之有關。嶺南民間至今還流傳“冬至大過年”的說法,就是民間對這種曆法的記憶殘留。古人確實曾經以“一陽更始”的冬至作為元旦。這種太陽曆的回歸年,不會出現“雙春”和“盲年”現象。

陰曆是按月亮的盈虧變化來制定的。一個朔望月的週期是二十九或三十天,年的長短只是月的整倍數,與回歸年無關。月也與四季寒暑無關。希臘曆和回曆都屬於這種曆法。它的一年中,也不可能出現“雙春”、“盲年”。

陰陽合曆,是結合太陽和月亮運行的週期制定的。一年按太陽的運行分為二十四節氣,又按照月亮的運行分為月。小月、大月十二個加起來,只有三百五十四天或三百五十五天。兩者相比,相差約十一天。為了協調二者,古人採取“設閏”的辦法來處置,若干年中就有一年是十三個月的。現在從商代的甲骨中還可以看到“十三月”的記載,就是設閏的明證。上世紀有學者報告,南方的瑤族還保存著“十三月”的叫法。現行“十九年七閏”的制度起源相當早。我國的歷史,自《春秋》以下,就有干支曆日可查,足以為證。

但置閏月,未必就造成一年兩個“立春”,或沒有“立春”。這裏又涉及“置正”的問題,即以那一個月為正月。從歷史記載來看,這種“置正”比較複雜:

  夏朝以寅月為正月,稱為建寅;

  商朝以今十二月為正月,建醜;

  周朝以十一月為正月,建子;

  秦朝以十月為正月,建亥。

漢朝建立,初承秦制,以為得水德,亦建亥;後來到武帝時,經落下閎推算,又改成夏曆,以寅月為正月。

不同“置正”,就有不同的新年起點。例如建寅的,就以寅月的起點為元旦。這種辦法,自漢武以來,二千年中,雖經不斷完善,但大體沿用不變。

在各種“置正”中,以十月、十一月、甚至十二月為歲首的都不可能出現上文所說的“雙春”或“盲年”,只有以現在的正月,即“建寅”時,才會這樣。由此可見,“盲年”無春,並不是從來就有的,也不是什麼曆法都有的,它是人為安排的結果,與天無關,與運無涉。

但民間,又確確實實地存在著“盲年忌婚”的習俗,此俗何來?

此俗何時起源已不可考,至於忌諱的原因,則與農業和生育有關:

古代以農為本,立春為一年農事之始,是重要的節日,皇帝和地方官都舉行“勸耕”儀式,民間至今還遺留“舞春牛”之俗。這一天的天氣如何,關係到一年吉昌。河南民謠說“立春清明又和暖,農人鼓腹皆翹天;倘若風陰與昏暗,五穀不登人不安”。又說“晴則諸事吉,陰乃萬事愁”。不少地方還有立春的種種忌諱,可見重視程度。試想,一年中這麼重要的日子居然沒有了,那不是讓人忐忑不安嗎?

更直接的是古人將“立春”與生育聯繫起來。春天是生殖的季節,春不立,則生殖不旺。但這種忌諱更可能起源於嶺南:屈大均的《廣東新語》記載:“廣州謂卵曰‘春’,曰‘魚春’,曰‘蝦春’,曰‘鵝春’,曰‘雞春’,‘鴨春’。”嶺南的“蛋”叫“春”。古代北方人叫“雞子”,嶺南人叫“雞春”。“卵”、“春”與“子”在這裏是同義的,而“卵”向來是生殖繁衍的像征。“無春”,等於“無子”、“無後”,這是婚姻最大的忌諱。傳統農業社會中,人口數量往往決定宗族的生存,因此,人口增殖有最高的價值。傳統婚禮上充滿了生殖的像征,如花生(喻男女間生)、紅棗(早子)、蓮子(連子)、姜(喻孖生)、芋頭(多子),欖子(攬子)、餃子(姣子)等等,都表現了對人丁興旺的祈求。結婚最忌無子,“盲年”無“春”,自然就被視為不吉利了,反過來“雙春年裏結婚大吉大利”的說法也就順理成章了。但,這實在是一種附會。

“盲年”不吉,雙春就吉利麼?山東、河北有“一年兩個春,豆子貴如金”,湖北、河南,還有嶺南都有“兩春夾一冬,十個牛欄九個空”的說法。“雙春”既利生殖,為何獨不利種豆、養牛?這裏的道理也是講不通的。

至於“盲年”,老百姓也有辦法對付:粵北翁源舊俗,“盲年”女子出嫁,帶一袋熟雞蛋,下轎時向人群一撒,大家歡呼:“新娘生春嘍!”於是,諸事大吉,皆大歡喜,其樂融融!

由此看來,“盲年”不過是人們協調曆法的一個平常結果,並非天定,也非不可避免,還有辦法對付,“盲年忌婚”習俗的內核是人們對生育的追求,實際上更多的,只關乎“口彩”,沒有什麼道理。諸多忌諱,真是大可不必!

老黃曆用語解釋:

今日吉日:

吉時:吉利之時辰。

凶時:凶兆之時辰。

今日宜忌:

彭祖百忌:每日時辰應忌諱之事。

吉神宜趨:宜接近,會有吉利的神明。

宜:   今日適合做的事情。

凶神宜忌: 應遠離,會有沖犯不好的事發生。

忌:    今日不宜做的事情。

今日沖煞:

沖:   在黃曆的律法裏,五行相生相剋的觀念,猶如自然界的協調,有一定的規律,當兩者發生沖、煞的情況時,基於趨吉避凶的心態,人們往往也會聽從古法的建議,明哲保身。

煞:   每日沖煞年歲方位中,破土、修造、移徙、交易、入殮、安葬、啟攢等諸事不宜,沖煞的生肖年歲,應該儘量避諱,並且注意沖煞方位,避免朝該方面行事,以免遭惹無妄之災。

而沖犯年歲者,上列諸事亦應回避或不宜為之,民間傳統信仰,也習慣以「安太歲」的程式,祈求年度諸事的順遂。

今日諸神:

歲次:  農民曆之日期。

值年太歲:今年值年之太歲。

歲沖:  今年與太歲沖犯之歲次生肖。

下元:  今日之卦象。

掌日太歲:今日掌日之太歲。

胎神占方:古老的傳說裏,一直有所謂的「胎神」存在,農民曆上可見「胎神」的專案,民間習俗相信胎兒生命受胎神支配,於是諸多禁忌衍生,多半在限制孕婦勞動,和避免參加婚喪喜慶等社交活動,多休養以減少流產發生的危險。

每日胎神值位皆不相同,可以依每日天干地支可推算得知,傳統上胎神值位處必須忌諱修造、搬動,以免損孕,難產。孕婦亦不可以搬動傢俱、不可以動刀剪,因為孕婦亂動,會讓「胎神」不高興,使得生產不順利。「胎神」說,雖然是民間傳統的傳說、迷信,然而婦女懷胎十月,本來就該謹慎注意、好好休養,若是因為流產、早產而失去小寶寶的生命,對於孕婦可是莫大的遺憾!

喜神:  喜神所在之方向。

財神:  財神所在之方向。

五行:  五行,即金、木、水、火、土。

五行是構成宇宙之最基本元素,也代表宇宙萬物五種變化和性格,四季的演變,日月的運行,亦以五行為數。

金,中心凝聚,有收斂、剛銳、砍伐的力量。

木,四方發散,有生長、蓬勃、向外的力量。

水,向下流散,有流動、自由、向下的力量。

火,向上擴升,有光熱、膨脹、向上的力量。

土,左右移動,有厚重、雜陳、向內的力量。

月日時令:

月曆內容包括:月之大小;月建(一九八九年己巳十二月為例,月建丁醜);交節日時及本月起止;當月所值月宿(一九八九年十二月為例,月宿為軫);月煞方位(一九八九年十二月為例,月煞方位為東方);月星(一九八九年十二月為例,月星為九紫)…

日曆內容最多最雜,真正的“大雜燴”就體現於此,其內容主要包括:西曆日期;星期;當日時令(如上下弦、二十四節氣、朔望、各種節日等);當日吉、凶神煞;農曆初幾;干支;納音五行;八卦;每日卦運;所值九星;二十八星宿;十二直;當日宜忌;當日沖煞;當日胎神;當日吉、凶時等。現就某版本黃曆的編排順序將其所列內容簡述如下:

當日吉凶:凡遇歲破、月破、上朔、四離、四絕等大凶之諸煞值日者,無論其他所臨神煞如何均為凶日,其餘諸日根據所臨十二建星(黃道黑道十二神)、二十八星宿和各類神煞情況判定為平或吉。

建、除、滿、平、定、執、破、危、成、收、開、閉為十二建星;角、亢、氐、房、心尾箕等為二十八星宿(參閱《黃道吉日》和《二十八星宿》文);甲子、乙丑、丙寅等為當日的干支紀日(有的還在其下注有“金”、“火”或“海中金”、“爐中火”字樣,這些均為當日干支的納音五行)。

“天官辰時”、“喜神午時”、“日祿申時”、“天乙酉時”、“福星未時”等,這些均是日幹時神內容,是以當日日幹而起的時辰貴神,由於“黃曆”篇幅所限一般僅列其中之一。

吉神“王日”、“要安”、“驛馬”、“天后”等和凶神“月破”、“天火”等,均屬月令系統的神煞。

宜“結婚、祭祀、出行、動土”和忌“治病、詞訟”等,為當日宜、忌內容,由當日所臨的十二建、二十八星宿和諸位神煞推論得出。

每日沖煞:如“沖猴,歲煞北”、“沖雞,歲煞西”等。

“沖”即地支相沖,即子午相沖、醜未相沖、寅申相沖、卯酉相沖、辰戌相沖、巳亥相沖,再把十二地支配以十二屬相,子鼠、醜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於是,凡子日,與午相沖,即為“沖馬”;寅日,與申相沖,即為“沖猴”。黃曆設立此款,是告訴人們,不要選用那些與自己屬相相沖的日子。

歲煞,常居四季,成為“四季之陰氣”,極其狠毒,能遊行天上,所理之地不可穿鑿、修營和移徙。不慎而沖犯這,家中子孫六畜將受傷害。然歲煞巡行的方位卻極易尋覓。子日起正南,向東逆行,一日一位,四日一周,循環往復。

當日“紫白九星方陣圖”(有的還有太陰、太陽、孛星、羅睺、水星、金星、土星、木星、計都九方陣圖)。

“五不遇午時”、“五不遇辰時”等,為從日幹而起時神,參閱《良辰吉時》一文。

最後是當日的吉時、凶時

這些“子平、醜吉、寅凶”的字樣,均是依據當日日幹時神(日祿、喜神、五不遇等)、日支時神(日建、日合、日馬、日破、日害、日刑以及青龍、明堂、天刑、朱雀等黃道黑道十二神)和其他時神(旬空等)推論得出。

節氣年神:

二十四節氣交節日時:

二十四節氣即立春、雨水、驚蜇、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是古人根據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黃經)變化和地面氣候演變次序,將全年劃分的二十四段落,每段約隔半月,分在 十二個月裏。

七十二候:

五天一候,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平年)為七十三候,為與廿四節氣對應,規定三候為一節(氣)、一年為七十二候。

每一候均以一種物候現象作相應,叫“候應”。七十二候的“候”應包括非生物和生物兩大類,前者如“水始涸”、“東風解凍”、“虹始見”、“地始凍”等;後者有動物和植物,如“鴻雁來”、“虎始交”、“萍始生”、“苦菜秀”、“桃始華”等。

七十二候的起源很早,對農事活動曾起過一定作用。雖然其中有些物候描述不那麼準確,其中還有不科學成份,但對於瞭解古代華北地區的氣候及其變遷,仍然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由於當時確定物候的始見單位較小而氣候的實際及地區差別很大,所以很難廣泛應用。現在黃河流域物候現象已發生變化,其他地區的物候更是千差萬別,必須不斷發展物候學,制定新的自然曆,否則一味地機械照搬古書是行不通的。

幾龍治水

是根據每年正月第一個辰日(辰為龍)在第幾日決定的。如在正月初五,就叫“五龍治水”,在初六,就叫“六龍治水”,等等。據說,龍數越多,雨量越少,龍數越少,雨量就越多。民間自古就有“龍多不下雨”的諺語。

幾牛耕田

每年第一個丑日(醜為牛)在正月初幾,就是“幾牛耕田”。耕田的牛是多多益善,越多越好。

年神方點陣圖及說明文字

以一九九O年庚午為例,其文字說明有:太歲壓祭主己卯戊子丁酉丙午乙卯甲子六生人下葬時避之吉;是年三煞在北五黃占離凡亥壬子癸醜丙午丁八山忌用餘各山俱利;是年太歲姓王名清,天干屬金,地支屬火,納音屬土。歲德在庚,歲德合在乙……

年方點陣圖的中央及向外第一圈的內容即是“九星配年方陣圖”,上例文字說明中的的“五黃占離”“丁午丙”忌用就是來自這個“年九星方陣圖”的應用。

第二圈是二十四山(參見《二十四山》一文)第三、第四圈是年神隨歲支游四方諸位神煞,上例“是年三煞在北”指的是北方亥位劫煞、壬位坐煞、癸位災煞等三煞。

什麼是三伏?何時入伏?

“三伏”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約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這一段時間。夏至以後,雖然白天漸短,黑夜漸長,但是一天當中,白天還比黑夜長,每天地面吸收的熱量仍比散發的多,近地面的溫度也就一天比一天高。到“三伏”期間,地面吸收的熱量幾乎少於散發的熱量,天氣也就最熱了。再往後,地面吸收的熱量開始少於地面散發的熱量,溫度也就慢慢下降了。所以一年中最熱的時候一般出現在夏至的“三伏”。

從夏至後第三個“庚”日算起,初伏(十天)、中伏(十或廿天)、末伏(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算起,十天),是一年中天氣最熱的時間。

怎樣計算“伏天”

“伏”表示陰氣受陽氣所迫藏伏在地下的意思,每年有三個伏,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季節。從夏至開始,依照幹、支紀日的排列,第三個庚日為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庚日的“庚”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中的第七個字,庚日每十天重複一次。

伏天的起訖時間每年都不盡相同,大致是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具體是怎樣計算的呢?我國流行的“干支紀日法”用天干與地支相配而成的60組不同的名稱來記日子,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

秦漢時盛行“五行相生相剋”的說法,認為最熱的夏天日子屬火,而庚屬金,金怕火燒熔(火克金),所以到庚日,金必伏藏。於是規定從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起為初伏(有十天),從夏至後的第四個庚日起為中伏(有的年的十天,有的年的廿天),立秋後的第一個庚起為末伏,也稱終伏(有十天),總稱為三伏。

當夏至與立秋之間出現四個庚日時中伏為十天,出現五個庚日則為廿天,所以中伏到末伏有時十天,有時是二十天,而“頭伏”和“末伏”都是十天。

我國農曆中“九”是習慣用的雜節,有“冬九九”和“夏九九”。其中“冬九九”流傳較廣,它是以冬至日為起點,每九天為一個九,每年九個九共八十一天。三九、四九是全年最寒冷的季節。

夏九九歌

“夏九九”是以夏至日為起點,每九天為一九,每年九個九共八十一天。同樣,三九、四九是全年最炎熱的季節。它與“冬九九”形成鮮明的對照,遺憾的是它不廣為流傳,其實“夏九九”確實生動形象地反映日期與物候的關係。如最能反映我國大部分地區氣候特點的是最近在湖北省老河市一座禹王廟正廳的榆木大樑上的《夏至九九歌》,其全文是:

  夏至入頭九,羽扇握在手;

  二九一十八,脫冠著羅紗;

  三九二十七,出門汗欲滴;

  四九三十六,卷席露天宿;

  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

  六九五十四,乘涼進廟祠;

  七九六十三,床頭摸被單;

  八九七十二,子夜尋棉被;

  九九八十一,開櫃拿棉衣。

什麼是三九?為什麼寒冷?

“三九”是指冬至後的第三個九天,約在一月中下旬。“三九”天為什麼最冷呢?這要從當時地面吸收和散發熱量的多少來看,冬季這時候雖然白晝短,地面吸收的太陽輻射熱量最少,但此時地面散發的熱量還多於吸收的熱量,近地面的空氣溫度還要繼續低下去,當地面吸收到的太陽熱量幾乎等於地面散發的熱量,氣溫才達到最冷。到“三九”以後,地面吸收的熱量又將多於地面散失的熱量,近地面的空氣溫度也隨著逐漸回升。因此,一年中最冷的時候一般出現在冬至後的“三九”前後。

何時入九?九九歌謠

冬至這一天開始數九,這就是人們所說的“提冬數九”。數上九天是一九,再數九天是二九……數到“九九”就算“九”盡了,“九盡楊花開”,那時天就暖了。

人說“冷在九、熱在伏”,數九雖冷,但由於我國地域遼闊,冷也冷得不一樣:

黃河中下游的《九九歌》是: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河上走;五九六九沿河望柳;七九開河,八九雁來;九九又一九,耕牛遍地走。

江南的《九九歌》是:一九二九相見弗出手;三九二十七,籬頭吹篳篥(古代的一種樂器,意指寒風吹得籬笆劈劈響聲);四九三十六,夜晚如鷺宿(晚上寒冷象白鶴一樣捲曲著身體睡眠);五九四十五,太陽開門戶,六九五十四,貧兒爭意氣;七九六十三,布袖擔頭擔;八九七十二,貓兒尋陽地;九九八十一,犁耙一齊出。

最冷的是三九、四九,在吉林:三九四九凍死狗,在江蘇則是“三九四九拾糞老漢滿街游”,可見氣溫相差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