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政治家和军事家谈地理风水
凡是想走好运的人,没有不重视居住风水的。择地而居不仅是人类的基本常识。就连大漠的马群也知道逐水草而居,并懂得逆风奔驰才能越跑越有劲。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经千万年之生活体验,对风和水与人类的关系,当然有更多更深的了解。
其实,单说风和水,只是说了事情的一半,正确地说,应该说是地理风水,地为前提,故古人先从地谈起;一家一室,一村一镇,一城一市以至帝王的建都,宫殿的营造,莫不从择地开始。而商人的开店设铺,军队的行军打仗,更是要讲究地理优势,说得严重一点,那是得之则生,失之则败的大事,可不是那些不负责任的人一句迷信就能否定得了的。古代大政治家、思想家管子说过:“地者,政之本也,是故地可以正政也。地不平均和调,则政不可正也。政不正则事不可理也”。所谓政,泛指国事,团体事,和家事。管子在这里说得何等明白,地关系到国事,团体事和家事,关系到事情之可理与不可理,换言之,即关系到事情的成败。大军事家孙子说:“地形有通者,有挂者,有支者,有隘者,有险者,有远者……此六者,地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又说:“刚柔皆得,地之理也”。所谓刚柔皆得,地之理也,即管子所说的地要平均和调。如果地不平均和调,则政不正而事不可理。
我们知道,在春秋战国时代,还没有出现风水这一名词,那时候叫“择地”或“卜宅”。到了晋朝的郭璞,通过对大自然的观察,发现到万物赖以产生和生存的“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由此推知“气”的聚与散,不仅看地形,而且要看风和水。从此,风水一词便与择地,卜宅通用,由于它通俗易记便被广泛叫开了。
故宫是建设在风水宝地上
故宫经过将近600年的风吹雨打,至今仍然金碧辉煌,这与它建设在风水宝地上有关,同时,它对应天上的星辰,严格按照天上的星辰位置来布局,又以八卦易理,使建筑格局符合老阳老阴,少阳少阴之数。形成内老外少,内主外从,象天法地,宛然一个涵盖天地的八卦巨阵。特别是故宫的中轴线竟与地球的子午线重合,既上得天气又下得地气。故而尽管朝代更替由元到明,由明到清,再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几经战火,故宫依然大体无损。近二十余年来,随着国运的日益昌盛,故宫这条中轴线,上的建筑物,北边发展到奥运场馆,南边正在复建永定门的城楼,蕴酿着“大南城”的宏伟蓝图,它由原来的十五华里长度,发展到现在的37公里,而且生机蓬勃,发展前途正未可限量。这一铁铸的事实,有力地证明了地理风水这一东方神秘文化的神秘力量。
家居和公司、商店风水
帝王的宫殿讲究风水,老百姓的住房同样也要讲究风水。虽然一家一户,一个小区和一个工厂的建筑,比起故宫来显得微不足道,但风水上的要求是一样的。因为皇帝和老百姓,都同样依赖“气”而生存,就像大鱼和小鱼一样,它们都同样离不开水。风水上讲的“气”,虽然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它是确确实实存在的。古人认为,一切万物都是由它生成。人身体的好与坏,精力的旺与衰,运气的顺与不顺,财富的多与少,都是看你所居住之处,得气与不得气。怎么知道得气与不得气呢,这就是房屋的本身结构和所处的地理环境了。一般说来,一个家庭,一家工厂或是一个公司,如果总是遇到莫名的烦恼,或无妄之灾,在排除其他因素后,就要找人看看风水了。宇宙是无穷的,知识也是无穷的,千万不要被自己那点有限的知识障碍了自己,而拒绝获取更多的知识。
.
谈起风水,首先必须对风水学中所说的“气”有所了解,尤其是室内风水好与不好几乎全是气与风水的作用。别看室外风水谈的多是山呀、水呀、砂呀,其实都是从山川形势来研究“气”的走向和“气”的聚散。“气”的性态是弥漫的,流动是直线的,先圣孟子对“气”有过描述:“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庄子·至乐》篇中则描述“气”的多态性,他说:“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晋朝的郭璞则进一步解释说:“气者形之微,形者气之著”;气隐而难知,形显而易见。又说“地有吉气,上随而化,化形之著于外者也”。郭璞还把庄子所说的“气变而有形”分为吉气和凶气,他说:“气吉形必秀润,特达端庄;气凶形必粗顽,欹斜破碎。高氏的《相宅经纂》中还把天气和地气,山气和水气的性态以及对人的作用加以说明,他说:”凡地气,从下荫人,力源而缓;天气熙育人身,力浮而速,故阳宅下承地之吉气,尤欲上乘天之旺气也。这就把气的性态向我们说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