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姓,为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名第84位,在中国大陆以人口多寡为序则排第53位(2006年数据)。
历史上姓傅的名人有哪些?
傅喜,字稚游,河内温人也,汉哀帝(公元前25年-公元前1年)祖母定陶傅太后从父之弟。傅喜是傅氏外戚集团在朝中最活跃的人物之一,傅喜自幼好学,品行过人,在哀帝即位时便被任命为卫尉(负责皇宫警卫),稍后即升迁为右将军,正式进入朝廷重臣的行列。
傅毅(?-约90),东汉辞赋家。字武仲。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明帝永平中,在平陵习章句之学,作《迪志诗》自勉并以明志。又因为明帝求 贤无诚意,士多隐居,而作《七激》以讽谏。章帝时,广召文学之士,任他为兰台令史,拜郎中,与班固、贾逵共典校书。作《显宗颂》10篇,文名显于朝廷。后 被车骑将军马防聘为军司马。和帝永元元年(89),车骑将军窦宪复拜请为主记室,及窦宪升迁大将军,又任他为司马。早卒。
傅玄(217~278年),字休奕,北地郡泥阳(今陕西铜川耀州区东南)人,西晋初年的文学家、思想家。出身于官宦家庭,祖父傅燮,东汉汉阳太守。父亲傅干,魏扶风太守。
傅咸(239~294)字长虞,北地泥阳(今陕西耀县东南)人,西晋文学家。傅玄之子。曾任太子洗马、尚书右丞、御史中丞等职。他为官峻整,疾恶如仇,直言敢谏,曾上疏主张裁并官府,唯农是务;并力主俭朴,说“奢侈之费,甚于天灾”。傅咸诗作今存10余首,多为四言诗。
傅奕(555年~639年)唐初学者。唐相州邺(今河南安阳)人。精于天文历数。著名的反佛斗士。同名的还有现代的一位复旦大学的博士生。
傅霖:宋代律博士,为齐、梁、陈、隋兵部尚书兼宏文馆学士傅荞之子,历官翰林学士、婺州太守。《宋刑统》颁行之后,为了便于记忆诵读,用韵文进行注释,著有《刑统赋》。
傅友德(?-1394),明朝开国名将。宿州(今属安徽)人,迁居砀山(今属安徽)。元末参加刘福通军,随李喜喜入蜀。旋率部归朱元璋,从偏裨升为 大将。至正二十七年从徐达北上伐元,第二次北征北元七战七胜而平定甘肃,第四次北征北元以副帅之职连败元军,第五次北征北元任副帅职,第七次北征北元以副 帅之职大胜元军,后与汤和分南北两路取四川,朱元璋作《平西蜀文》,盛赞傅友德功勋第一。
傅山(1607-1684)明清之际思想家、书法家。初名鼎臣,字青竹,改字青主,又有真山、浊翁、石人等别名,汉族,山西太原人。明诸生。明亡为道士,隐居土室养母。康熙中举鸿博,屡辞不得免,至京,称老病,不试而归。
傅维鳞(1608-1666),原名维祯,字掌雷,号歉斋,直隶灵寿(今河北省灵寿县)人。明崇祯十五年,乡试中举人。清顺治三年成进士,选庶吉 士,入内翰林国史院,明年,授编修,改内翰林秘书院。历任东昌兵备道、大理寺少卿、太仆寺卿、通政使、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户部右侍郎、太子少保、工部右侍 郎、工部左侍郎、工部尚书等职。
傅以渐(1609~1665)字于磐,号星严。今山东聊城东昌府区人,祖籍江西永丰县。清第一位状元、一代名相。
傅鼐(1758-1811)字重庵,顺天宛平人,原籍浙江山阴,清朝大臣。由吏员入赀为府经历,发云南,擢宁洱知县。乾隆末,福康安征苗疆,调赴湖南军营司饷运,晋秩同知直隶州,赐花翎。
傅作义(1895—1974)字宜生,山西荣河(今山西省万荣县)人,是一位抗日名将、追求进步的国民党员。1949年1月,他响应中国共产党“停 止内战,和平统一”的主张,毅然率部起义,促成北京和平解放,使古老的文化故都北京及其全部珍贵历史建筑完好地得到保存,200万北京市民的生命和财产免 遭兵燹。解放后,傅作义担任水利部(后来的水利电力部)部长长达22年之久,为新中国水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傅抱石(1904~1965),现代画家。原名长生、瑞麟,号抱石斋主人。江西新余人。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执教于中央大学。1949年后曾任南京 师范学院教授、江苏国画院院长等职。擅画山水,中年创为“抱石皴”,笔致放逸,气势豪放,尤擅作泉瀑雨雾之景;晚年多作大幅,气魄雄健,具有强烈的时代 感。人物画多作仕女、高士,形象高古。著有《中国古代绘画之研究》《中国绘画变迁史纲》等。
姓傅的男明星:
傅程鹏、傅东育、傅咏、傅彪、傅正义、傅华阳、傅声、傅奇、傅仰晔、傅伯棠等等。
姓傅的女明星:
傅晶、傅小田、傅楚卉、傅嘉莉、傅淼、傅冲、傅艺伟、傅颖、傅明宪、傅薇、傅天颖、傅佩嘉等等。
傅姓源流
1、出于殷商名相傅说(Yuè 音悦)的后裔,以地名为氏。据《史记·殷本纪》和《通志·氏族略》所载,商高宗武丁在位时,国势衰微,于傅岩(今山西省平陆东南)找到说,说帮助武丁兴国,修政行德,使天下大治,说的后裔以其居地为姓,形成傅氏。
2、出自姬姓,为黄帝裔孙大由之后,以邑名为氏。黄帝(一说尧帝)裔孙大由封于傅邑,其子孙以邑名为姓,称为傅氏。
3、出自姚姓,为舜帝之后裔,以国名为氏。据《姓源》所载,古有傅国(故城今山东省枣庄南),舜之裔也。以国名为姓,称为傅氏。
4、出自赖姓,源自为避难改姓傅氏而来。据《赖氏族谱》所载,赖氏族人为楚灵王所害,改罗、傅二氏,故有赖、罗、傅联宗之说。
5、出自清代有少数民族改姓傅。如满洲人傅恒(本姓富察氏)、傅开(本姓郎佳氏),还有高丽、蒙古、回、马、土等少数民族改为傅姓。
得姓始祖:傅说。商朝从盘庚将商都迁至殷墟以后,只兴旺了很短的一个时期,等到商高宗武丁继位时,国力已经很是微弱。武丁决定振兴朝纲,可是朝中却找不到一个能协助他改革国政的大臣,为此他一直忧虑。
一日晚,武丁梦见了一个叫说的圣人,此人状如囚徒模样,却口称腹有良谋,武丁笑醒后,命人按梦中模样画成图像,四处寻访。结果在一个叫傅岩的地方找到一 个叫说的奴隶,他们把他带回朝中。说给武丁提了不少关于治国方面的建议,武丁便任命说为宰相。说执政以后,修政行德,使商朝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都得到 了迅速发展。
武丁在位五十九年,在说的辅佐下,商朝后期达到了极盛,武丁也因此被誉为“中兴明主”。因说曾居于傅岩,所以称他傅说,傅说就成为傅姓的得姓始祖。